家庭教育——孩子心身健康發(fā)展的基礎
作者:sxthlh / 日期:2014-09-06 23:35:09 / 瀏覽量:1867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狀況:在社會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象逐日增多;在學校里,經常違反紀律卻不以為是的學生比比皆是;在家庭里,許多孩子“高高在上”,對父母的管教置之不理。這種種現狀的存在,應當引起人們的深思。
作為一名教師,在我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管理的學生,也常常會聽到其他老師感慨“這些學生真是叫人頭疼”,在尋求更好的管理方法的同時,我禁不住深思:為什么這些學生的表現如此差強人意?在我們老師提供知識教育之前,孩子心靈健康成長的基礎到底是什么?我認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細胞,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終身的教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靈健康成長的基礎。
一、家庭教育的內涵分析
傳統(tǒng)的理念認為,家庭教育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巴映升垼渗P”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愿望,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案。但是,卻很少有人去探討“父母自己是龍是鳳”的問題,父母自身的行為品質,父母自身素質的高低都直接影響著家庭教育效果的好壞。因此,筆者認為家庭教育的內涵應當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對自身的教育。萬事德為先,教育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提高孩子素質的關鍵在于提高家長的素質。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先要教育好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對孩子言而有信,通過言傳身教讓自己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父母光說教育,說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以身作則,那么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處,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試想:如果父母要求孩子說實話,自己卻常常說謊,這種教育能夠獲得成功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家庭教育的首要前提是父母確保自身的素質,給孩子樹立學習的好榜樣。
其次,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古時候曾有句話出自《三字經》“養(yǎng)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生下來后不加以教育,是父親的過錯。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家長必須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意義,認識到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所接受的起始教育,與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是有密切關系的。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制定合適的教育方案,循序見進地進行教育,并且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智力的變化相應地做出調整。運用合理的教育方案教育孩子,往往會使家庭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注重對自身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父母采用合適的方案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二、家庭教育的不良現狀分析
1、父母感情不和,甚至離異,給孩子心靈造成傷害。
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而言,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家庭環(huán)境、家庭氛圍的和諧與否,對孩子的心靈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一些家庭中,存在著父母感情不和,為了一些小事經常吵架,滿嘴污言穢語,亂摔亂扔東西的現象,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當中,原本純凈的心靈必然會受到傷害,性格往往會變得自卑和孤僻。更有甚者,有的父母為了自己的“性格”而選擇離異,這種行為不僅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父母離異給孩子造成的創(chuàng)傷往往會伴隨孩子的一生,父母離異后,家庭的自然結構遭到破壞,孩子失去或缺少應有的溫暖和關愛,心靈自小被蒙上陰影,極易形成冷漠、無情的畸形心理,在成長過程中偏于正確的方向,甚至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調查發(fā)現,家庭環(huán)境不協調和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比其他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難以接近,更難以管理,犯罪率通常也高出很多。
2、父母自身素質不高,嚴重影響孩子世界觀的形成。
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實施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敗,從一定意義上講,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思想素質低下,在孩子面前絲毫對自身言談舉止的約束,給孩子的成長造成消極的負面影響;有的父母文化素質低下,見世面狹窄,又不主動學習,而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這就使得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存在很多障礙,導致學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導。
3、父母期望過高,造成孩子壓力過大。
父母在進行家庭教育之前,應當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全面關注孩子的品德、智力、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質的提高。但現實情況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制約,眾多家庭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成才”而不是“成人”,過度看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和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嚴重,忽視了對孩子品德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的教育。家庭教育目標的偏離,使不少家長落入“重身體輕心理,重智育輕德育,重物質滿足輕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輕非智力因素”的誤區(qū)。
4、父母教育方法不當,影響家庭教育效果的實現。
家庭教育是一門課題,也是一門藝術,掌握嫻熟者宛如春風細雨,在潛移默化中滋潤著孩子,使之茁壯成長。家庭教育的得當與否,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掌握恰當的家庭教育方法,是父母所迫切需要的。但現實生活中,有的家長對孩子采取物質刺激,考試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有的家長封建思想嚴重,家長至尊,毫不顧及孩子的自尊;有的甚至認為“棍棒下面出孝子”,對孩子動輒打罵,訓斥、體罰;有的父母在對待子女教育的態(tài)度上不一致,使孩子無所適從;更有的父母過分溺愛,縱容子女,充當“反面教員”,這種種不得當的教育方法,無疑都弱化了家庭教育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是一個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對孩子的品格、情感、思想等方面影響非常重大,上述不良現狀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家庭教育效果的取得,對孩子心靈健康成長造成了消極的負面效應,需要尋求合適的對策來加以解決。
三、確保家庭教育效果實現的對策分析
1、父母應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的環(huán)境是家庭環(huán)境,最先面對的感情是父母之間的感情以及父母和自己形成的感情。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協調彼此之間的感情,勢必會影響孩子生長的家庭環(huán)境,會影響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影響孩子性格的正確形成,影響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是不可取的。作為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就必須注重夫妻之間情感的溝通和培養(yǎng),不能為了一點小事就吵架翻臉,甚至離異。父母應認識到自己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應認識到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和諧性,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2、父母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
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實際上也是父母受教育的過程,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注意自身知識結構的調整和完善,注意對自身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父母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樣。除此之外,父母還應該與學校、社會加強聯系,家庭教育應該與學校、社會各方面的教育配合協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父母要支持和督促孩子服從學校教育,積極參加各類有益的社會活動,同時,家庭教育還要注意公正性,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孩子形成反抗心理。
3、父母應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的期望值要適中、適當。父母親要盡心盡責,給孩子盡可能多的關愛。孩子的心理要經歷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中,孩子的可塑性很強,父母要適時地掌握孩子的言行舉止,把握教育孩子的良好抗遇。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過早地給孩子下定論,而應根據孩子的特點確定家庭教育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要和孩子一起努力,逐個目標地實現,從而培養(yǎng)孩子掌握多種技能,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真正地既“成才”又“成人”。
4、父母應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可以借鑒其他父母的經驗,但是又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每個孩子的心理、性格以及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特征、個性特點,采用合適的方法來進行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要重于疏導,既不能溺愛,也不能處處以家長自居。孩子的必靈一般都比較脆弱,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不能動輒就指責、打罵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必、自信心,而應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通過與孩子平等對話的方式讓孩子從內心里明白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時,父母在平日里還應注意對孩子勞動習慣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完成,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孩子心靈健康的基礎。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有利于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利于其他教育活動的開展和實施,而且有利于整個民族的發(fā)展和壯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然,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教育效果往往也不是馬上就立竿見影的,但是,只要父母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并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成功之路。